|
仪器检定和校准的区别一、定义 检定:确定和确认计量器具是否符合法定要求的程序,包括检验、标识和/或签发检定证书。 校准:在规定条件下确定测量仪器(或测量系统)所示的量或物理测量仪器(或参考物质)所表示的量与相应量之间关系的一组操作。按标准复制。 也就是说,核查通常是转移数量、保证数量的准确性和一致性的重要措施。校准是为测量仪器的特性赋值,并在规定条件下确定指示误差。测量仪器所指示或表示的值,可追溯到根据比较或校准链由测量标准再现的值。 二。相似之处 1。它们是测量仪器的评价形式,是保证仪器正确示值的两个重要途径。 2。它们都属于测量的范畴。 三,区别 1。不同的目的 检定——对计量器具进行强制性综合评价,评价其是否符合要求,并对其是否合格作出结论。这是一个自上而下的数量转移过程。 校准-与测量标准相比较,可以评估测量仪器的指示值的准确性。同时,校准结果(校正值或校准因子)可用于测量过程中。这是一个自下而上的跟踪过程。 2。不同的对象 检定——中国计量法规定的计量器具强制检定。 校准-强制检定以外的测量仪器。 3。不同性质 核查作为一种强制执法行为,属于法定计量管理的范畴。 校准-非强制性,组织的自愿可追溯性。 4。不同的基础 检定-国家计量检定规程(JJG)(规定:测量特性、检定条件、检定项目、检定方法、检定结果处理、检定周期)为法定技术文件。 校准-国家测量技术规范(JJF)(规定:测量特性、校准条件、校准项目、校准方法、校准结果处理、建议的重新校准时间间隔)并根据实际需要组织自制校准规范。 5。不同的方式 验证-合格的测量部门或法定授权单位。 校准-外部学校,自我校准或两者结合。 6。不同时期 检定-符合国家计量检定规程的规定。 校准-校准周期可根据使用测量仪器的频率或风险来确定。它可以定期校准,不规则或使用前。 7。不同的内容 检定——根据国家计量检定规程对计量器具进行综合评定。 校准项目少于检定项目,主要用于测量仪器的示值误差,一般只涉及定量检测。 8。不同的结论 验证:对结果做出判断 资格认证证书 不合格通知 校准:无结果确定 校准证书或校准报告 9。不同的法律效力 验证-具有法律效力 校准-无法律效力 |